瀏覽數量: 7 作者: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 2023-01-06 來源: 本站
中國工業設計理論體系構建的現實維度和未來維度
(三)現實維度:工業設計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
工業設計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物質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也面臨一系列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不單純是技術問題,而且包括社會性問題。
(1)工業設計的社會倫理問題?!叭祟惿鐣惱硎乔把乜萍及l展的構架和底線”。[15]工業設計的發展不僅要面對生態倫理的挑戰,也面臨著社會倫理的“詰問”。在工業革命4.0的實施中,信息技術的核心是互聯,而其技術的安全性隨之成為全球性問題,信息技術越普及、越深化,信息安全問題也就越突出,將成為工業4.0時代需要解決的核心議題。共享經濟作為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別人,讓渡者從中獲取收益回報,而接收者則通過閑置資源來創造價值,核心要素是“閑置資源”,而不是為了能被共享而提供新的、浪費的甚至是過剩的資源去租賃或使用。例如,“共享單車”類的共享產品已經造成了共享經濟下資源的巨大浪費,這與工業設計一直以來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理論背道而馳,工業設計在共享經濟的時代應該肩負社會道德的使命感。我國老齡化以遠超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進入老齡化社會。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已經上升到社會倫理的高度,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如何從道德現象上進行行為的規范,是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2)工業設計與綠色經濟問題?!短贾泻停褐袊谛袆印分菐煅芯繄蟾嬷赋觥皯獙⒕G色低碳發展與國民經濟增長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綠色經濟具有緊迫而現實的需求,正如綠色經濟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轉型的有效途徑,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科技發展助力海洋生態建設等行動,綠色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3)大數據、5G、模擬現實技術(VR)、萬物互聯。工業設計的發展總是與技術的變革交織在一起。大數據是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其發展涉及機器學習、多學科融合。對于來源分散、數量巨大且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而發現和創造新價值,是大數據應用的價值體現。模擬現實技術(VR)與5G技術的強強聯手,使VR技術在被終端輸出應用時,其帶給用戶的想象性(imagination)、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體驗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在信息技術革命的引領下,伴隨著大數據、5G、模擬現實技術(VR)等新技術的出現,工業世紀迎來了萬物互聯的時代,它標志著智能化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
(四)未來維度:工業生產方式轉變與人工智能發展。
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是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發生的。在經歷了工業1.0的蒸汽機時代,工業2.0的電氣化時代,工業3.0的信息化時代之后,工業4.0,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智能化時代,工業4.0已經成為可以與其他幾次工業革命比肩的技術革新[16],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1)工業4.0的政策與理論問題。目前,對工業4.0的認識存在多樣性,學術界和產業界還未達成共識,從傳統的理論框架來看,工業4.0既沒有被納入到傳統的理論體系中,也沒有新的理論體系能解釋它。因此,當前對于工業4.0的認識,是注重技術分析,忽視戰略性分析;注重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性分析;注重產業實踐,忽視理論性分析。中國工業理論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動態建構的過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必然會對理論體系的構建產生深遠的影響。
(2)人工智能與工業設計問題。人工智能是計算機學科的重要分支,通過了解人類智能的內在發展規律,并將其呈現為算法,最終制造成能夠用與人類智慧相似的智能在特定領域對數據進行回應的學科及產業。[17]人工智能是一門邊緣學科,屬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三向交叉學科。人工智能從1.0時代的初步智能,即機器能替代人的某些工作,到人工智能2.0時代,人工智能特點突出體現在,自動識別能力和無監督學習;再到人工智能3.0時代,以神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AI技術逐步發展,機器可以通過人的語言表達和面部表情來識別人的情緒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已在許多學科領域被廣泛應用。工業設計與人工智能的結合,主要是運用人工智能模擬人類的思維信息處理模式與想法所形成的算法,并根據工業設計的目標及要求、設計方向,結合設計的形式,模仿人類設計創作的過程或創作模式進行創新。引入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更好的分析、處理復雜的數據,比如“鹿班”所使用的MIT2018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的AI設計系統,能夠在1秒鐘內設計出8000張海報,人工智能的類人類智慧模式與獨特的智能化創新思維,對工業設計在數智化方向的發展將會產生更多積極地影響。